学校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和二十届二中、三中全会精神以及习近平总书记对老干部工作、关心下一代工作的重要指示批示精神,着力加强离退休党的建设工作,以“三个聚焦、三个着力增强”引领新时代离退休工作和关工委工作高质量发展。
聚焦政治引领,着力增强凝聚力战斗力

学校党委定期专题研究离退休工作、关工委工作,成立二级关工委,将其纳入学校思政工作体系,为新时代关心下一代事业持续健康发展提供了坚强的组织保障。召开离退休工作领导小组会议和学校党委关心下一代工作委员会会议,总结2024年工作,研究部署2025年重点工作任务,不断推动离退休工作和关工委工作高质量发展。

离退休党委严格完成各项规定动作,积极营造风清气正的良好政治生态。定期组织离退休工作人员业务培训,选派干部参加全省离退休干部党建工作培训班、省直单位离退休党组织书记培训班、全省退休省管干部研习班,着力提升离退休党员干部的政治素质和政治能力。组织老同志到青州博物馆、济南市委党校大峰山现场教学基地等地参观学习,接受党性教育和爱国主义教育。先后举办“光荣在党50年”纪念章、政治生日贺卡颁发仪式,“银发初心 丹青颂彩”——庆祝新中国成立75周年老同志书画作品展,庆祝重阳节暨第二十届钻石、翡翠、金婚纪念庆典活动。推进融合共建和品牌建设,开展“本色家园”离退休干部示范党组织活动,主动与社区、二级学院党组织、社会其他单位党组织结对,加强组织共建,推进活动共联,不断增强党组织的凝聚力、向心力、号召力。
聚焦主责主业,着力增强服务力保障力
离退休工作处聚焦主责主业,制定实施一系列管理服务制度,通过阅览文件、定期通报情况、学校重大事宜征求老同志意见等形式,有力保障离退休干部的知情权、监督权,增强了老同志的知校爱校情感。离退休工作处坚持把服务保障工作做深做实、做细做优,建立健全专职工作人员“一对一”、点对点联系离退休干部的关怀机制,推进“一人一策”服务精准化精细化。针对离退休党员人数多、体量大等难题,在10个离退休党支部的基础上,划分10个行政组,每2个行政组配备1名离退休处工作人员,实行精准服务。通过健全完善住院看望、电话询访、定期体检、文体活动、生日祝寿、组织参观旅游、定期召开座谈会、干部荣退等工作制度,校领导带头走访慰问,落实党内激励关怀帮扶机制。合理设置离退休老干部党员活动室,开设书法班、合唱团、台球室、乒乓球室、健身房等,为离退休老干部开展活动提供充分保障。
聚焦老有所为,着力增强引领力贡献力
学校充分发挥“五老”优势,聚焦老有所为,做好“五老”志愿者队伍建设,通过开展多种形式“五老助”活动,充分发挥离退休干部在助力青少年成长、助力现代化强省建设中的作用。深入开展“五老助思政”活动,组织召开庆祝建党103周年座谈会,邀请老党员为青年学生党员讲述党的光辉历程,传承弘扬伟大建党精神,赓续红色基因。与音乐学院、现代音乐学院学生党支部联合开展党纪学习教育、红色观影等主题党日活动,让老同志和青年学生共同接受思想洗礼,共话初心使命。广泛开展“五老助美育”活动,退休教授常立玉为社区捐琴并成立柳琴社团,长期开展公益教学,退休教授李百华担任山东爱乐民族乐团团长,致力于在青少年中传承民族音乐。部分退休教师组织公益美术活动,为小学生教授美术绘画技法,培养他们的审美情趣和创新能力。离退休工作处积极拓展渠道,致力于让老同志在更高平台发挥更大作用,推荐3名老教授成为山东老年书画研究会理事,5名老教师加入山东省政协书画院及省政协艺术团,1人将年画作品捐赠给山东省委党校,2人长期为戏曲爱好者公益教课指导,1人在社区开展陶艺教学活动,20余人志愿参与社区治理等各项活动。学校老年合唱团在全省离退休干部合唱比赛中获金奖,在济南国际合唱节上获银奖;多幅作品入选省离退休干部书画展、摄影展等,学校均荣获组织奖。
离退休干部是宝贵财富,是推进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重要力量。关心下一代工作是事关党和国家前途命运的大事,也是全党全社会的共同责任。学校将一以贯之加强新时代离退休干部党的建设工作,以“三个聚焦、三个着力增强”为标准,引导老同志把优势作用向最能体现自身特点、最能服务学校中心工作的领域聚焦,确保老同志在学校各项重点工作中发挥余热,让银发力量在学校事业高质量发展征程上熠熠生辉。
(供稿:离退休工作处 摄影:韩成 审核:陈秀芹 编审:刘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