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省委宣传部、省文联、省作协、省文化和旅游厅、省广播电视局联合发布了《山东省“沂蒙精神代代传”红色文化主题文艺创作传播规划(2025-2029年)》,由我校联合出品并创作演出的原创音乐剧《永远的“新疆红”》入选“沂蒙精神代代相传”红色文艺创作传播重点项目,成为山东红色文艺创作与“文化润疆”实践的亮点之作。

该剧以“沂蒙精神传承”与“文化润疆”为双主线,通过军垦奶奶带领三代人扎根边疆、种植“新疆红”花卉振兴乡村的故事,生动展现了民族团结、科技赋能与产业振兴的时代主题。剧中“种花—护花—兴花”的叙事脉络,巧妙融入了沂蒙精神的“扎根奉献”与兵团精神的“坚守担当”,使红色精神与边疆文化在舞台上交相辉映。
在创作过程中,我校师生与艺术家们展现了良好的专业素养与奉献精神。暑期排练期间,来自现代音乐学院、舞蹈学院、城市艺术与创意学院等院系的30余名师生坚持每日排练,确保每一个细节都精益求精。剧中军垦奶奶的扮演者李朝霞,顶着高温反复打磨角色情感,其排练服常被汗水浸透,展现了“一丝一毫都不能马虎”的专业态度。舞蹈专业师生在热浪中打磨新疆舞“点步旋转”与沂蒙民间舞的衔接,每一个动作都力求展现文化交融的张力;音乐剧专业的同学刻苦修磨唱段,全程跟进剧情打磨,确保红色精神表达精准有力。本剧作曲刘晓鹏以援疆经历为灵感,将《沂蒙山小调》与新疆木卡姆音乐创造性融合,团队跨越北京、新疆两地录音,力求在音符中实现“沂蒙情”与“昆仑意”的深度共振。全剧23首原创唱段中,《沙上也开花》与舞台美术上的红太阳形成呼应,象征着沂蒙精神在边疆的绽放。


据悉,《永远的“新疆红”》即将在山东、新疆两地开启巡演,并已入选第七届全国少数民族文艺汇演山东省剧目遴选名单。该剧总导演李军表示:“入选重点项目是认可更是责任,我们将让每一站巡演都成为精神传播的阵地。”未来,团队将以冲击全国少数民族文艺会演为目标,持续书写山东红色文艺的新篇章。
(供稿:美育研究院 作者:刘晓鹏 审核:李军 编辑:李海宏 终审:孔宪坤)